讓基層診所治病有絕招,好醫生雲醫療慢病管理效勞在行動
文章來源:本站 |
發布時間:2025.04.15 |
作者: |
分享: |
“我希望能夠讓那些,哪怕是在最偏遠地區的診所,能變成一個個‘小三甲’,讓那裏的患者少花錢,看好病,這是我的信念,也是我們好醫生雲醫療的使命。”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的話語铿锵有力。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當下,這位深耕基層醫療三十餘年的産業家,正帶領團隊通過好醫生雲醫療的創新模式,将這句話逐漸變爲現實。
“診所裏隻要有人打針、輸液,我是一步都不敢走開,打針、輸液是有風險的,我甚至有7年時間沒敢出過這個小區的門。”
在新疆,張春林中醫診所的轉型故事折射出中國百萬基層診所的生存焦慮。紮根社區20年的張春林曾深陷困境:西醫診所的同質化競争、抗生素濫用的風險、24小時不敢離崗的疲憊。2015年她決心轉向中醫特色診療,但均不如人意。
直到接觸了雲醫療旗下的診教授平台,得益于其供應的的特色療法。她發現這些特色療法在調理慢性病,比如肺系疾病和兒童脾胃問題上,有着獨特的療效。于是,她開始将此作爲診所的特色療法,而這一堅持就是八年。如今她的診所不僅設立獨立特色療法室,更吸引全國同行前來取經。曾經被輸液架束縛的醫生,如今成爲傳承創新中醫的實踐者,這正是耿福能董事長構想的"小三甲"雛形。
“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都是呼吸系統疾病,還有過來調理身體的患者,都是奔着我這裏的療法來的。”
在西昌,鍾仙美醫生的經曆更凸顯基層診所的生存法則之變。曾經患者寥寥無幾的診所,通過診教授平台引入改良古方“旱蛤蟆散”,這一療法,不僅保留了古方治療慢性肺系疾病的療效,還新增了調理脾胃、改善小兒體質等多種性能。而且,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。患者口口相傳下,日接診量突破百人。這種轉變印證了特色療法的核心能力,讓基層診所治病有絕招。
作爲特色療法的重要載體,診教授圍繞久咳、慢性肺系病、婦科、心腦血管、兒科、消化系統、風濕骨痛、康複理療等基層常見多發病,根據病種定制特色中醫診療方案,通過中醫特色診療方案賦能基層醫生“治病有絕招”,讓每一個合作的基層醫生都能持有屬于自己的“金字招牌”和“鎮店之寶”。數據顯示,接入平台的診所單病種治愈率提升40%,患者複診率超75%。
雲醫療的賦能不止于技藝輸出。其打造的“檢、診療、藥、經營效勞”一體化效勞體系,正在構建基層醫療新生态,從線上到線下、從診斷到治療、從藥品供應到經營效勞的全鏈路、全場景賦能。
這種變革正在重塑醫患信任。張春林診所的老患者李大爺感慨:“以前覺得大醫院才靠譜,現在家門口就能調好老慢支。”而鍾仙美醫生的年輕患者群體占比從15%升至45%,印證着傳統中醫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命力。
耿福能董事長常說:“醫療公平不是口号,而是要讓技藝沉下去,讓基層強起來。”如今,好醫生雲醫療的效勞已惠及全國超60萬家基層診所及藥店,覆蓋超6億基層人口。這些數據背後,是無數個“張春林”“鍾仙美”達成職業價值的笑臉,更是億萬基層群衆獲得優質醫療的安心。
随着越來越多的醫生,借助好醫生雲醫療平台成功達成了從基層診所到現代化“小三甲”的華麗蛻變,好醫生雲醫療正持續賦能基層醫療,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,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三級醫院水平的醫療效勞和商品。